江北区
1986年从四川筠连县引进小型电动四五型揉茶机,至此大关的茶叶加工工艺完成了从人推揉茶机,土制烘干器具到电动揉茶机,双锅杀青,再到滚筒杀青,铁机烘干的两次技术改造。
严格控制面源污染,有序推进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实施,逐步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同时,服务重点产业发展,实施昭阳区南方优质苹果生产基地土壤修复示范项目,争取土壤污染修复中央专项资金1563万元,对昭阳区乐居镇500亩、苏家院镇1000亩的优质苹果产业基地土壤进行修复,土壤质量逐步提升,保障了昭通苹果优质品质
已开通的绿道一期主线沿途设有昭鲁、酒房两大驿站及八处景观节点,为骑行爱好者、摄影爱好者、旅游观光者提供了观赏风景、体验途中乐趣的休憩点,同时也为沿线居民提供了出行便利。 昭阳区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共同维护好、管理好、运营好昭璞绿道。当天,200余名山地自行车爱好者,在刚刚开通的绿道上奋起驰行,进行60公里山地自行车个人赛。以1小时42分45秒的成绩率先到达终点,以优于第二名近8分钟的成绩,获得整个赛事的第一名的昭阳小伙曹波,此前曾多次参加绿道骑行赛,他告诉记者,昭璞绿道有两处坡度比较大,骑起来节凑慢一点,有一定难度。昭通新闻网讯(昭通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元云/文 通讯员 李仁安 邓龙启/图)4月29日上午,昭通城南郊黑泥地,阳光明媚,春和景明。
他说:对广大游客特别是我们这些骑行爱好者来说,能在这么安全、漂亮而又专业的绿道上骑行,还能欣赏到这么多的美景,绝对是一种好福气。昭璞绿道完善的设施和美丽风光,让参赛者们赞不绝口。理世公司创建于1996年10月,2012年组建云南理世集团,是一家以食品生产和销售为主、货物运输为辅的集团企业,现有在职员工900余人。
——昭通市2018年五一劳动模范暨乌蒙工匠座谈会发言摘录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新年贺词中说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让我们无数普通劳动者心潮澎湃、精神振奋。郎平勇:苹果产业的致富带头人我叫郎平勇,是昭通绿健果蔬商贸有限公司负责人,专业从事水果种植销售,主要是昭通苹果生产销售。理世公司在原扶贫挂钩村通过基地建设带动当地老百姓增收取得一定成效基础上,2017年底又按照县委、县政府部署挂钩帮扶水磨镇铁厂社区上海子、下海子、火草地、老屋基四个村民小组81户317人。2017年青龙社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987元,同比增长11.73%。
鲁甸大麻系列核桃一经推出,因其个大、壳薄、味香且耐储存,无论是鲜果还是干果,品质均优,深受老百姓的喜爱,也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肯定,为滇东北晚霜严重的地区提供了良种保障,使核桃亩产超过300公斤,比传统核桃品种的150公斤翻了一番,实现核桃亩产上万元的效益。种植甘蔗200亩,脐橙300亩,砂仁400亩,花椒500亩,成立专业合作社2个,实现贫困户全覆盖。
积极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发挥示范引领。调入市林科所工作后,面对花椒生产管理粗放,低产低效等问题,我带领团队又执着地深入开展花椒生产管理技术探索,通过几年的辛苦努力,摸索出了一套适宜干热河谷的花椒换枝结椒修剪法,解决了干热河谷因春季缺水而导致落花落果的问题,使花椒能够年年高产稳产,实现花椒亩产在8000元以上的经济效益。一方面,加快表现较好的昭薯6号、昭薯8号等新品系的报审和示范工作,边报审、边示范,一旦完成登记或审定程序,即可在全市进行推广,到2020年实现自主选育品种在全市主产县区有示范样板。此方法先在鲁甸县示范,后在全市花椒产区广泛推广。
同时,在省总工会和市总工会的关心下,创建了胡明成劳模创新工作室和乌蒙工匠工作室,工作室有核心成员6人、外围骨干10人。并通过持续投入和不断优化,先后以种子、化肥、资金等形式向农户发放种植垫资补贴600多万元,引导规范种植,建成优质加工型马铃薯基地20000余亩。凡是有核桃树的地方,都有我们团队的脚印。加快青薯9号、云薯505、威芋5号、宣薯5号等高产优质新品种推广应用。
周益群:乡村特色旅游带富群众我叫周益群,是永善县务基镇青龙社区党委书记, 曾在2008荣获云南省劳动模范,2010年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当前,全市种植核桃440万亩,花椒120万亩,作为帮助农民脱贫的两大产业,如何搞好低产改造,促进林农增收,是摆在林业人面前的首要问题,且困难重重。
曾清贤:种好核桃和花椒两棵树我叫曾清贤,昭通市林业科学研究所高级工程师,2015年被评为昭通市第四届先进工作者,2017年被市总工会命名为乌蒙工匠。只要产区群众有需要,我们都会很热心、不怨其烦、毫不保留地为其传经送宝。
新修饮水池300立方米,安通饮水管道5500米,维修管道2000米,安全饮水全覆盖。青龙社区距务基镇7公里,离永善县城32公里,有国土面积10.68平方公里,有耕地2019.5亩,有15个村民小组1043户3472人(其中少数民族246人),建档立卡贫困户183户751人。在鲁甸县林业局工作时,面对核桃大产业,本地无良种的局面,我率先开展核桃良种选育,带领团队于2000年踏上了本地核桃良种的选育之路。全面完成电力升级改造,辖区群众用电有保障,通信、宽带、卫星电视全覆盖。我1996年从自家的4.5亩土地开始走上水果种植之路,2006年注册成立公司,先后引进苹果、桃、李、梨等新品种50多个,看似顺风顺水,但并非一蹴而就。在决战脱贫攻坚、振兴乡村的伟大实践中,我以社区党委书记的责任担当和劳动模范的示范引领为推动力,促进一方发展。
为了把鲁甸县内的核桃种质资源摸清,我们跋山涉水,行走在大山深处的每一个角落。2016年,公司引进客商帮助果农销售苹果6000余吨,销售收入8000余万元,获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针对地方传统马铃薯品种杂、品质差、商品价值低、深加工所需优质原料供应断链、供应不足等问题,自2005年以来,公司就与云南省农科院、云南师范大学和昭通农科院等马铃薯科研机构形成合作,先后投入200多万元开发引试马铃薯新品种,优选地方适应性强、抗病好、产量高的优良品种5—6个,指导农户实现由试管苗向大田栽培,通过培训让广大种植户科学施种、规范施管、提高单产、增加附加值。我公司致力于进行昭通苹果品质提升的关键技术集成研究并积极研发转化实用科技成果,先后开展了《苹果新品种的引试推广》《苹果小冠整形应用试验》《苹果夏季修剪技术推广示范》《苹果低产果园高光效改造》《昭通优质苹果标准化生技术研究》《昭通苹果矮化密植栽培实验研究》等研究、示范、培训和推广工作。
公司在示范园基地实现了农业物联网管理,并建立了精品苹果质量追溯体系。把挣来的钱不断地投入到果园的发展中去,扩大再生产形成良性循环。
通过这些年的努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也得到了各级各部门领导和社会的认可,2011年被评为云南省先进工作者,2016年我主持研发的马铃薯原原种雾化+滴灌+基质复合生产技术荣获云南省职工创新创意成果展创新类金奖,2017年被市总工会命名为乌蒙工匠。新建公路1.7公里、维修3.5公里、硬化5600平方米,实现了组组通公路,户户通水泥路。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带领我的团队,加快新品种新技术研究与应用,为马铃薯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努力推进良种良法全覆盖工作,提高产量和质量,增加农民收入。目前,公司有苹果优良品种100余个,通过省级鉴定的苹果品种两个,待鉴定苹果品种5个,标准化良种示范基地3100亩,并通过公司+科研院校+合作社+基地+果农的发展模式带动果农发展绿色精品苹果生产基地2.5万亩,每年可提供优质果品2000万公斤,良种果树苗木300万株。
目前,社区还有未脱贫户10户36人,贫困发生率为1.03 %,有望在2018年实现脱贫出列。同时,企业积极吸纳和优先考虑建档立卡户到公司就业,目前仅鲁甸工厂车间在岗员工中就有28名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根据公司与建档立卡户签订的劳动合同书,年均工资21600元,人均可支配收入可增加3000元以上。
我从事农业工作27年,工作充满了艰辛和坎坷,但回过头来看,应该说是苦中有乐、苦后有果。我们将弘扬工匠精神,刻苦钻研,积极投身技术创新,研发创新型实用提质增效技术,一定能够弥补和补救种植品种的不足、技术缺陷的产业短板,让低产低效林提质增效,助推核桃、花椒产业升级,为山区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助力服务。
胡明成:一生伴随马铃薯成长我是昭通市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胡明成,一个一直伴随马铃薯成长,致力于昭通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农人余 技,女,汉族,1990年7月出生,大专学历,中共党员,2013年9月参加工作。
经研究,该同志拟任中共乐红镇委员会书记。现任小寨镇人民政府科员。历任龙树镇副镇长,乐红镇党委副书记等职。从公示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如对被公示人有意见或举报,请向中共威信县委组织部干部监督股反映。
现任中共茨院回族乡委员会副书记。刘剑,男,汉族,威信双河人,1971年1月生,党校大专学历,1990年8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历任麟凤乡纪委书记,麟凤乡党委副书记,长安乡党委副书记,威信县卫生局副局长,威信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现任威信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成员、正科级劳动监察专员。
现任鲁甸县发展和改革局科员。经研究,该同志拟任鲁甸县中医院院长(试用期1年)。
经研究,该同志拟任鲁甸县妇女联合会副主席(试用期1年)。经研究,该同志拟提名为茨院回族乡人大主席候选人。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